四川省儒学研究中心 -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-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主办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    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儒学研究中心 > 学术交流 > 座谈会

“川上观澜”第四期简报

儒学院  2012-12-11  “川上观澜”通讯员:任利荣

      2012年11月19日上午9:30-11:30,“川上观澜”人文论坛第四讲在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东二教312会议室举行。此次论坛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任利荣主讲,主题是“社会史视野中的书籍史——以《清代山东坊刻举业书研究》为例”。(题目借鉴自何朝晖教授《社会史视野中的中国书籍史》,《读书》,2012年第5期。)本次论坛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彭华博士主持。来自四川大学古籍所的博士生、硕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(吴龙灿、方蒙石、马琛等)。

      首先,报告梳理了国外、国内的书籍史研究概况。即概要介绍西方主要的书籍史研究阶段,以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;并简略回顾了我国书籍史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,以及相关成果。

      其次,以山东坊刻举业书为例,分析了山东坊刻举业书的兴起原因,简要介绍了重要的刊刻地区及书坊。同时,对山东坊刻举业书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分类。在此基础上,重点剖析其编纂特点和出版营销。

      大致而言,举业书的编纂特点,集中体现在其内容和版式特征上。分析音义、典故、历史史实、章旨节旨、范文及诗赋作法、文法、考试常识等皆为山东坊刻举业书的主要内容。而“高头讲章”与“细行密字”则成为其版式特征,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篇幅容纳最多的信息,从而降低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。另外,还存在多种注解符号,在举业书中评点符号可谓随处可见。

      出版营销则充分反映了商业出版的特点,山东坊刻举业书的出版方式以翻刻为主,大量的“南书”,以及聊城叶氏一族积极参与编纂出版,则表现了出版方式的多元化。而读者对象群体的大小决定了其市场的广阔与否,因此是商业出版首要考虑因素,举业书往往在序言、凡例中说明其针对的读者群体。最后则是丰富多彩的广告营销策略。各个书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,运用各种手段来积极推广自己的产品。山东坊刻举业书的广告主要集中体现在举业书的副文本(Paratext)中,即举业书的封面(封面叶上的书名、编纂者、刻书堂号、刊刻时间,另外还有一些附加信息)、序言、凡例等方面,这和明末的宣传手段一脉相承。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来最大限度地宣传自己的举业书,就成为书坊主们主要思考的问题。序言和凡例是重要的广告宣传阵地。明末的举业书往往会有很多名人作的序言,凡例中也极尽夸示渲染之能事。清代山东坊刻举业书的稿源主要是业已出版的举业书,其序言和凡例不少是照搬原书,其广告效力却不因时间的推移、书坊的变更而削减。

      总之,以山东坊刻举业书为对象,从中观层面探讨清代山东的商业出版,对研究清代北方的坊刻业有重要的启发意义。

      主题报告结束,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。吴龙灿、方蒙石、马琛等积极发言、讨论热烈,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。最后,彭华老师不仅和大家探讨了众多书籍史相关的内容,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,而且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和点评,提出了一些关于本次主题的学术上的意见和建议。